IT领域人才短缺问题已持续数年。尽管政府及企业不断投入资金、推出新的培训项目、为IT从业者提供优惠政策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,但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。市场对程序员和开发人员的需求增长速度,已远超高校及相关培训项目的人才培养能力。如何有效培养并留住这些专业人才,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。在叶卡捷琳堡举行的一场IT会议上,各界专家就这一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。
据俄罗斯数字发展部估算,目前俄罗斯IT从业人员总数已超过一百万,但专业人才的缺口仍高达50万至70万人。高校每年培养约2万名IT专业毕业生,然而这一数字远远跟不上市场的扩张速度——行业增长步伐持续快于教育系统与企业内部培训的供给能力。
这一局面也对各地区构成了严峻挑战:如何留住本地人才,防止他们大规模流向莫斯科、圣彼得堡或海外,成为各地发展的关键。在会议期间的“地区作为增长点:发展IT专业人员”新闻发布会上,来自商业、银行业及教育界的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应对策略。
竞争条件与生活质量
根据IT控股公司T1与招聘平台hh.ru联合开展的调查,41%的IT从业者不愿迁往莫斯科或圣彼得堡,主要原因在于他们重视与家人共处的时光。
“对他们而言,生活的舒适度是第一位的——比如步行可达的幼儿园、附近的便利商店,以及无需长时间通勤。而地方性的企业项目与任务内容,其实并不逊色于首都。”T1 IT控股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叶卡捷琳娜·科列斯尼科娃表示。
她进一步指出:“薪资已不再是决定性因素。”过去一年中,部分生产岗位的薪资已接近甚至超过IT从业者的收入。例如,具备资质的钻工和焊工月薪可达25万卢布。
“随着某一职业需求的上升,薪资自然会提高。但市场最终会趋于饱和。过去几年,IT行业的增长速度远超其他经济领域。如今我们看到行业增速有所放缓,并转向对技术工种的需求。社会需要工程师、程序员以及熟练的技术工人,保持各行业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。”科列斯尼科娃补充道。
普及高质量教育
教育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。乌拉尔联邦大学无线电电子与信息技术学院拥有超过7000名学生,其中大多数就读于IT相关专业。该校IT学士学校校长马克西姆·诺维科夫指出:“我们在预算招生名额和IT毕业生数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。”
“学院推出了多个顶尖项目,旨在培养能够直接应对复杂问题的高水平专业人才,涵盖从构建负载系统到开发复杂商业应用的各个层面。”诺维科夫补充道。
这些项目与地区大型IT企业合作设立,根据雇主需求定向培养人才,并确保学生在毕业前即可获得就业安置。
打造区域性IT中心
另一种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引导企业进入地方区域,从而创造更多本地就业机会并构建专业社群。
“我们正积极发展区域枢纽网络。仅在叶卡捷琳堡,我们就有超过400名员工,整个乌拉尔地区则超过600人。这使得专业人才能够留在家乡,同时参与国家级大型项目。”科列斯尼科娃表示。
然而,诺维科夫也指出,现代IT人才很少长期停留于同一职位或同一公司。因此,企业需考虑提供灵活的职业发展路径。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降低职业倦怠风险,也能更好地留住专业人才。
“如今,企业正逐渐摒弃‘员工必须长期固定在同一岗位’的传统观念。人员流动是正常现象,重要的是让学生和毕业生有机会尝试不同方向、实现自我成长。他们可能在半年后转换岗位,但新鲜人才的流动仍将持续。”他解释道。
技术与人才的平衡
近年来,人工智能成为最受关注的技术议题之一。与会专家一致认为,许多简单任务已可由AI处理,且这一趋势未来将进一步加强。因此,高校必须提高人才培养标准。
职业入门门槛正在上升,但职业成长速度也在加快:从初级职位升至中层管理岗位,如今可能仅需一年半左右。
然而专家强调,人工智能无法进行逻辑思考或解决综合性问题。
“AI能够收集信息、生成文本或代码,但它无法替代工程思维与创造性思考。”乌拉尔联邦大学商学院院长、叶卡捷琳堡“热点”资源中心负责人拉里萨·马良舍娃指出。她补充道:“学生应学会将AI作为工具使用,而非畏惧它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始终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。”
企业对此持务实态度。以银行为例,过去由人工操作员完成的数十项职能现已实现“数字化”。
“如今,获取税务证明只需瞬间完成——而以往必须亲自前往柜台办理。确实,部分流程已实现自动化,但人的作用依然关键。银行柜员已转型为能够解决客户复杂问题的专业顾问。”俄罗斯外贸银行(VTB)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分行经理瓦伦蒂娜·日利采娃强调道。